米蘭設計週(Milan Design Week)與義大利磁磚產業之間存在深層且密切的連結,它不僅是時間上的巧合,更是設計、美學與行銷策略的交匯點。作為全球建築與室內設計的風向球,設計週所揭示的色彩、紋理與材質趨勢,往往直接影響義大利磁磚品牌如 Mutina、Lea Ceramiche、Marazzi、Florim 等的產品開發方向。
此外,設計師跨界合作頻繁,如 Patricia Urquiola 為 Mutina 所設計的磁磚即常同步出現在其展場裝置中,形成語言一致的視覺整合;Lea Ceramiche 除了請 Ferruccio Laviani 設計產品系列,也委由他策劃及設計米蘭設計週的展出,讓產品系列的特質充分的發輝,看到不同面向的可能性。
隨著磁磚產業逐漸走向空間整合與藝術化應用,品牌亦積極參與設計週期間的 Fuorisalone(場外展),透過布雷拉、托爾托納等地區的沉浸式展演,提升設計感與國際能見度。
近年來,磁磚的角色也從地壁材料延伸至傢俱、立面與裝置藝術,呼應設計週強調的空間整合趨勢;色彩與質感上則從赭紅、石灰米到仿手工與霧面質地快速轉化,顯示設計週對磁磚語彙演進的高度影響力。
米蘭設計週已成為義大利磁磚品牌不容忽視的國際舞台與創意實驗場,更是推動品牌全球化與文化定位的關鍵節點。
我們來看看 2025年的米蘭設計週眾多義大利磁磚品牌如何展演新品設計,從中觀察出今年新的風格及色彩趨勢。
- Mutina:為義大利高端瓷磚品牌,Mutina在2025年適逢成立20週年,於米蘭設計週推出特展「Being Mutina」,透過藝術攝影和裝置重新詮釋旗下經典系列。在這些裝置空間中,Mutina運用了大量低飽和色調來凸顯陶瓷之美,例如帶有鼠尾草綠(Sage Green)氣息的灰綠色磚面,或仿古赭紅陶土質地的磚材,讓每個空間場景都充滿情感張力和故事性。這些色彩的運用展現Mutina一貫的實驗性與美學品味,讓瓷磚不僅是建材更成為空間的主角。展覽於品牌位於布雷拉區的Casa Mutina Milano與Spazio Cernaia展出,在柔和燈光下更凸顯出綠、紅、灰、米等低飽和色調在磁磚表面的細膩變化,與Mutina過去二十年的設計語彙相呼應。
- Marazzi:義大利最大的磁磚製造商之一,在2025年米蘭設計週期間,ACPV ARCHITECTS重新詮釋了 Marazzi 米蘭展廳空間,提出了一種關於當代生活的新概念:溫暖、包容、靈活,並將磁磚的應用從傳統鋪貼提升為真正的裝飾語言。從壁面到座椅、從地坪到牆體,磁磚不再只是背景,而是主角。展場中大量運用 Crogiolo Lume 系列,以立體化的排列呈現多變的表面效果。色彩包含焦糖色、綠色與海洋藍等深具風格的調性。地坪選用了 Slow 系列磁磚,其靈感來自地中海赤陶傳統。這款磁磚以溫潤的色調與自然不規則的質地為特色,搭配大尺寸模組設計,完美詮釋經典與當代的融合,傳遞出手工、質樸又富現代感的空間語彙。展間中的壁龕設計,是探索色彩與材質混搭的最佳舞台。所有座椅皆使用 Crogiolo Lume 系列亮面的煙粉紅色磁磚製作,牆面則以Crogiolo Terramater 系列 Vanilla 色菱形磚鋪設,展現出剛柔並濟、視覺鮮明的對比美感。該系列採用釉料、顆粒與天然氧化物,與紅陶黏土融合燒製,產生仿舊氧化的自然質感,呼應1970年代的復古工業風情。在地坪的另一處區域,設計師將 Slow 系列 Calce 色(一種美麗的柔和石灰米色)的手工泥地質感,與 Grande Marble Look 系列光澤飾面相互結合。採用圓形精緻切割工藝,呈現出柔霧與亮面交錯的奢華層次。
- Florim:Florim集團在2025年的產品開發中也深受這股自然調色風潮影響。其展出的瓷磚大板和建築表面材料傾向溫潤中性,如米色石材紋理、大地棕灰色水泥磚等,明顯減少冷調灰色的比重。Florim 在 2025 年米蘭設計週以「The World of Clay」為主題,攜手設計事務所 Matteo Thun & Partners 推出全新 SensiTerre 系列,重新詮釋陶土在當代設計中的美學價值。該系列靈感源自手工赤陶花瓶《Venere Bianca》,融合義大利傳統工藝與工業4.0製程,展現陶土表面的詩意肌理與觸感。SensiTerre 採用溫潤的大地色系,如沙色(Sabbia)、玫瑰粉(Rosato)、磚紅(Mattone)等,這些色彩皆呼應 2025 年設計週主流的低飽和暖色趨勢,展現自然、療癒與手工感的色彩語彙。
- Lea Ceramiche:在 2025 年米蘭設計週期間,Lea Ceramiche 於布雷拉設計區的 Chiostro Piccolo di San Marco 展出名為《Connection Matters – The Layers of Creativity》的裝置藝術,打造出一座開放式創意實驗室,引導觀者思考物理與視覺層次的可能性。整體設計透過磁磚拱門、層疊紋理與動態照明的流動,構成沉浸式空間語彙,每個細節均體現對「深度」、「細節」與「連結」的設計詮釋。展出中,Noblesse 系列以其帶有珍稀大理石光澤的表面呈現高貴質感,色彩多以優雅的奶油白、琥珀棕與灰金脈石色調為主;Ferruccio Laviani 所設計的 Pigmenti 系列則以低飽和度的淺粉、霧灰、赭黃、蒼綠與柔藍等藝術性色彩,強調陶瓷的色彩層次與視覺觸感。這兩大系列共同宣示陶瓷作為現代設計的自由媒介,在美學、功能與實驗之間建立開放對話。
2025年的米蘭設計週中可以觀察出幾種代表性的流行色系,如低飽和綠、赭紅、石灰米、乳霧灰等,每種色彩都傳達獨特的風格語意與情感氛圍。更是與意大利磁磚品牌的米蘭展出不謀而合:
- 低飽和綠 (Low-Saturation Green):這種柔和的綠色帶有低彩度與自然氣息,營造出寧靜沉穩的氛圍。它給人一種貼近自然的舒適感受,猶如置身戶外般平和。由於不飽和的特性,低飽和綠不會讓人感到視覺疲勞,同時散發清新柔和的光彩 ;其風格偏向治癒系與有機自然風,色彩情緒上給人平靜放鬆且清爽的感覺。
- 赭紅 (Ochre Red):赭紅是一種帶棕調的紅土色,類似傳統陶土與赤陶磚的色澤。這類暖橘紅/土紅色在近年設計中捲土重來,賦予空間溫暖而質樸的調性。它的風格語意帶有鄉土氣息與手工藝質感,讓人聯想到地中海建築中的陶瓦與歷史質地。此色彩的情緒意象是溫馨且穩重:一方面如同午後暖陽般令人放鬆,另一方面又具有懷舊與土地連結的穩定感。在2025米蘭設計週的趨勢中,這類赭石紅土色調十分醒目,是大地色系回歸的重要一環;它常與天然材質搭配,營造出豐富的層次與人文溫度。
- 石灰米 (Lime Beige):所謂石灰米,是一種介於白色與淺米色之間、帶有石灰粉刷質感的暖色調。這種溫潤米色帶來優雅且柔和的視覺效果,給空間一種淨化、明亮但不刺眼的背景。風格上,它傳遞出極簡與歷久彌新的氣質——彷彿歐洲舊建築的石灰粉牆,低調樸實卻耐人尋味。色彩情緒方面,石灰米給人放鬆且溫暖的感受,具有包容性:可襯托其他鮮豔色彩,同時獨自呈現時不會過於冷峻。在2025年的設計週中,我們也看到偏米的中性色大量出現,以取代前幾年流行的冷灰調,帶來更親切的視覺溫度。
- 乳霧灰 (Misty Grey):乳霧灰是一種帶有霧感的淺灰色,介於暖灰與冷灰之間,呈現柔霧般的質感。這種顏色在空間中扮演低調襯底的角色,風格語意上偏向現代極簡與優雅。與以往生硬的工業灰不同,乳霧灰帶點溫柔調性,不會搶戲卻能提升空間質感。色彩情緒上,它給人平衡、沉著的感受,猶如晨霧般靜謐,同時也具備包容其他色彩的中性特質。值得注意的是,經過幾年偏冷色的流行後,2025年的趨勢讓這類灰色轉為柔和霧面,往往搭配米色系或淡綠色,共同塑造更溫暖的現代空間氛圍。
結論:
2025 年米蘭設計週揭示了磁磚產業即將迎來的多重轉變,從色彩到材質、從模組應用到永續敘事,全面展現出新時代的空間設計語彙。色彩上,趨勢轉向自然低飽和與情緒色彩,如奶油白、赭紅、迷霧灰等,促使磁磚品牌推出更具觸感與療癒感的霧面柔色產品;材質方面,則以仿手作、混合肌理為主軸,推崇「不完美的完美」,大量應用刮痕、手刷痕與自然裂痕等數位仿真表現。
模組化與可變空間的思維也開始主導磁磚尺寸與系統規劃,細長條的尺寸模組讓多功能應用(如家具飾面與結構)成為焦點。同時,融合異文化的圖騰設計也會再度受到青睞,例如結合北非幾何紋、西非染布圖騰、日式編織元素等。永續面向上,品牌強調碳足跡、回收原料比例等可追溯製程;感官設計則強調極致的表面處理技術,如 soft-touch 柔膚感與極度消光的面感控制。
最終,磁磚也正邁向藝術場域,成為裝置藝術、沉浸式展覽與策展空間的主角,透過跨界合作展現其作為建築媒材之外的文化角色。
參考來源 (Sources):
磁磚品牌網站的新品及米蘭展覽資料(Florim、 Marazzi、Mutina、Lea Ceramiche 等)。